新闻简讯
    新闻简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校企“双向奔赴”!“武创荟”专场活动在武科大举行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17:37 发布者: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文君 严梦帆 浏览次数:

    校企“双向奔赴”!“武创荟”专场活动在武科大举行

    极目新闻2024-12-31 15:52

    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文君 严梦帆

    12月29日,一场聚焦科技创新前沿的盛会——“武创荟”概念验证评审暨青山区科技成果转化高温绿色新材料专场活动在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碧园会堂盛大启幕,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在校学生齐聚一堂。

    “概念验证”即对一个新的想法、技术、商业模式或者产品概念进行初步的检验。为吸引投资、降低风险、优化想法,“武创荟”以项目路演、成果转化对接等环节搭建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落地,从而助力创业带动就业,用更多的创新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次活动包括授牌、颁发专家聘书、概念验证项目路演及评审等环节。该活动选取了21个极具潜力的概念验证项目,现场采用紧张而精彩的“八分钟路演+答辩”模式,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充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

    在“双碳”背景下,太阳能海水淡化已成为亟待满足的关键需求,由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王清淼带领团队集成研发的新型太阳能耦合相变全天候海水淡化系统,解决“夜晚宕机”的问题,实现不间断海水淡化、废水净化工程,能够在提供饮用水、农业灌溉、渔业活动以及灾害应急等多方面为群众生活带来福祉。同时,团队还计划3年内开办1-2次学术会议,5年内为沿海、偏远地区10个免费服务,进行多元联合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立志成为领跑世界太阳能利用行业,推动就业突显项目的社会价值。

    全球范围内,噪声干扰导致事故频发,噪声抑制器是解决电子噪声干扰的唯一途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李享成教授表示,目前电子噪声干扰器的市场容量在230亿以上,然而这么大的市场却被国外产品长期占领,因此打造自主可控的国产新一代电磁噪声抑制器迫在眉睫。项目团队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管理,以及自然强化质量监管和建立电能供应系统,实现上下游的产业升级和技术的自主可控。同时,该团队成果已被11家国家权威级媒体报道,并获得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认可,通过应用于不同场景,能够有效改善生活环境,降低噪声干扰,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及睡眠质量。

    武汉科技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绍伟介绍,本次活动有两大助力目标:一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添砖加瓦,二是推动学校教育、科技、人才协同高质量发展。概念验证中心规划明晰,以资产公司实干运营为支撑,锁定高温绿色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前沿领域,串起从实验室到工程化再到产业化的科研“全链条”,让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大链条深度交织。同时,创新推行“校企政共投、共建、共担、共享、共生”合作模式,全力打造“六化”科创运行体系,为学校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马腾介绍,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被列为学校2024年重点改革任务,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讨。科发院和资产公司先后调研了10余家兄弟院校和20余家大型企业,走访了学校30余个高市场价值团队,聘请了70余位产业界、投资界和技术界专家,培育了100余位技术经理人,设立了近千万的概念验证专项基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机制。最终,在青山区经科局和武汉市科创局的大力支持下,武汉科技大学作为省属高校唯一获批备案单位成立了武汉市高温绿色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